一、三国志是什么体史书

《三国志》是纪传体史书。

《三国志》全书共六十五卷,《魏书》三十卷,《蜀书》十五卷,《吴书》二十卷。全书只有本纪和列传。

《三国志》为曹操、曹丕、曹叡分别写了武帝纪、文帝纪、明帝纪;《蜀书》则记刘备为先主传、刘禅为后主传;孙权称吴主传,记孙亮、孙休、孙皓为三嗣主传。《蜀书》《吴书》均没有本纪,只有列传。《三国志》尊魏为正统。

从篇幅来看,《魏书》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,《吴书》约占三分之一,《蜀书》约占将近六分之一,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。蜀汉不设史*,这造成了蜀汉史料的缺乏。《三国志》取材精审,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、慎重的选择,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,不妄加评论和编写。

《三国志》文学影响:

《三国志》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语言、结构、艺术表现等方面。首先,《三国志》的语言具有简练、明快、精练的特点,其用词精准,表达简洁,使得历史**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。刻画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,包括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等。这些历史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具有深刻的思想*和文学*的。

《三国志》的结构合理、分明,它将三国时期的历史**按照时间和地域的顺序进行了分类,使得读者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历史**的发展过程。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历史**的叙述,使得《三国志》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书籍,更是一部艺术作品。

二、《三国志》和《三国演义》哪一个更接近真实历史

历史到底是什么?现代人如何去了解一千多年前真实的历史?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,你想怎么说都行,因为已经查无对证,但历史就是历史,是客观存在的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现代人生活在一个选择迷茫期,接触到历史的途径很多,有网络、**、史书、**等等,但*能反映真实历史的只有史书,而其它的网络、**、**等都是以史书为基础,进行各种艺术创作,使其更具有观赏*。

以三国历史为例,描述三国历史的史书很多,有《三国志》、《后汉书》、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汉晋春秋》、《华阳国志》、《魏略》等,而以《三国志》*为出名。《三国志》是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,并非**编撰,《三国志》的作者陈寿先是蜀汉**,晋朝统一天下后,在晋朝为*,其一生为*不得志,*至治书侍御史,就是管理图片文献的**,不是史*。

《三国志》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,并在三国历史上占有主导地位,只是因为陈寿撰写的这本史书写的太好了,文字简略,叙事清晰,取材严谨,书中所写内容得到了当时及后世很多史学家的肯定,因而流传至今。《三国志》成书后,当时正在编写《魏书》的中书侍郎夏侯湛认为陈寿的《三国志》已经清楚的描述了魏史,因而自已没有必要重复写作,并放弃自已的著作《魏书》的编写。如何评价《三国志》是否接近真实的历史呢?陈寿虽然不是史*,但陈寿师从蜀地大儒谯周,颇有才华,陈寿编写《三国志》的基础是魏国*史:王沈的《魏书》,吴国*史:韦昭的《吴书》,及鱼豢私人编写的《魏略》,而当时的蜀汉不设史*,再加上陈寿本身就是蜀地人,自行收集蜀汉民间及**的文献资料和走访一些当事人的后世子孙,才编写的蜀书。

写史书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,就是如实记录,不能胡编乱造。当陈寿收集到相互矛盾的材料,如果又不能排除哪一种材料是真实的,哪一种材料是虚假的,陈寿一般会把两种矛盾的事情,记录在不同人物的传记中,所以《三国志》中会有一些前后矛盾的事情,如《三国志》中关于马谡的死有三种说法,在《马谡传》中说是病死,在《诸葛亮传》中是被斩杀,在《向朗传》中又是马谡逃跑。像这种连陈寿都搞不清楚的事,我们现代人更不可能搞的清楚,所以有时候历史就是迷雾,很难弄得清真实到底是什么?我们只能了解到大概的可能,就像马谡的结局一样。

陈寿身为晋臣,在写《三国志》时,以魏为正统,多少对于魏及晋朝的人物有些美化,如曹操、司马懿等人,但陈寿又会在其它人的传纪中将事实真相描述出来,如赤壁之战,在《武帝纪》也就是曹操的传纪中,说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瘟疫,而在《周瑜传》中则清楚的说明了曹操是被周瑜以诈降计加火**败的。所以读史不能只看一个人的传纪,要看每个相关人物的传纪,作出一个综合评论,才能接近真实的历史。总体来说,《三国志》是*接近三国真实历史的史书了。再来说《三国演义》的真实*。

《三国演义》的作者是罗贯中,元末明初人,与陈寿相比,晚了一千多年,以罗贯中的视角去看三国历史,跟陈寿完全不同,罗贯中写《三国演义》时,关于三国的历史讨论已经非常多了,但这些并不妨碍罗贯中的创作。从来源上说,没有《三国志》存在,就不可能有《三国演义》,正是因为陈寿的《三国志》存在,才让罗贯中有了创作《三国演义》的基础。《三国演义》的定位是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**,罗贯中不需要去考证自已所写的是不是真实的历史,只需要按照自已的思路,尽情去发挥,以精彩*吸引读者,才是一部成功的**。

所以你看《三国演义》对于战争及打斗的场面描写着非常精彩,非常详细,完全不用像陈寿那样惜金如墨,你看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三英战吕布,打了多少回合,张飞、关羽、刘备何时加入,都写着清清楚楚,这是真实的历史吗?连陈寿都搞不清楚的事,罗贯中连他们打了多久,怎么打的都弄的清楚了,不可能嘛,还是一千多年前呢,这都是罗贯中的艺术加工,不是真实的历史。《三国演义》是以《三国志》为基础和背景写作的,书中大的历史**基本上与《三国志》及真实的历史吻合,但在细节方面的描述基本上全是罗贯中的脑洞了,*详细越不是真实的历史,历史是不可能如此详细的。《三国演义》之所以有名,在于他的可读*、精彩*,这是**吸引人的地方,也是《三国演义》成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原因。而很多人知道《三国演义》而不知道《三国志》存在,便误以为《三国演义》是真实的历史。

三、《三国志》是史书么

分类:人文学科>>中国文学

问题描述:

另外问一下,史书和历史**的区别方式是什么啊?

解析:

《三国志》是正史,是二十四史之一!!!

史书一般的纪传体,如《史记》、《三国志》等!!!

还有编年体,如《资治通鉴》等!!!

而历史**是章回体,以历史为依据,加上虚构!!!

而正史则不能有虚构的部分!!!

四、史书《三国志》的历史价值以及简介

《三国志》[2]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,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六十年的历史。《三国志》全书六十五卷,《魏书》三十卷,《蜀书》十五卷,《吴书》二十卷。陈寿是晋朝朝臣,晋承魏而得天下,所以《三国志》尊魏为正统。《三国志》为曹操写了本纪,而《蜀书》和《吴书》则记刘备为《先主传》,记孙权称《吴主传》,均只有传,没有纪。

《三国志》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,与《史记》(司马迁)、《汉书》(班固)、《后汉书》(范晔、司马彪)并称前四史。

《三国志》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,更是一部文学巨著。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,以简练、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。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。

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、话本,结合陈寿《三国志》和裴松之注的史料,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,创作了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,现存*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,俗称“嘉靖本”,本书24卷。清康熙年间,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、增删文字,修改成今日通行的百二回本《三国演义》。

五、记载三国时期的史书有哪些

1《三国志》(*好是带裴松之注释的,因为其注释中引用了大量当时记载三国的史书,而这些书到今天已有九成都失传了,只是在注解中保有信息) 2《后汉书》 3《三国会要》,是记载三国时期的典章制度的 4《资治通鉴》,因为是编年史,可以通过它知道三国时期每年都发生了哪些事 5《汉晋春秋》,《华阳国志》,《魏略》,《九州春秋》 6《晋阳秋》 7《三国志集解》,为注解三国志与裴松之注之作